• Nature Metabolism | 冯宇雄/吕志民团队揭示谷氨酰胺合成酶直接调控肿瘤细胞有丝分裂

           细胞增殖的异常活跃是肿瘤的显著特征之一。为了实现快速增殖,除了需要持续的增殖信号以及逃避生长抑制以外,肿瘤细胞还需要改变其代谢途径,为细胞分裂提供充足的物质和能量。肿瘤细胞代谢途径的改变主要由代谢酶的异常表达和活化所介导。一般认为,这些代谢酶主要是以提供代谢产物的方式参与对细胞周期的调控。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代谢酶的非经典(Moonlighting)功能可以调控多种复杂的细胞活动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代谢酶的非经典功能是否可以直接调控...

    发表时间:2022年02月11日      浏览:3773
  • CLIN TRANSL MED丨梁平实验室:应用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心肌细胞模型发现MYBPC3相关肥厚性心肌病的新机制

           肥厚型心肌病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是遗传性心脏病的最常见形式,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大概在1:500到1:200之间。HCM的特征是各种形态的左心室肥厚,伴有一系列临床表现和血流动力学异常。HCM相关症状可以分为心力衰竭、胸痛和心律失常,而HCM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是青少年和运动性人群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已知的HCM相关基因不下11种,相关突变更是超过1500个。其中,编码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C 的MY...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03日      浏览:2590
  • ​Sci Adv丨周民/陶伟开发口服螺旋藻药物递送策略用于肠道疾病治疗

           由于患者依从性及生物安全性高,给药方式方便,口服给药仍然是治疗胃肠道疾病首选和最常用的给药途径。然而,口服给药也面临如药物在胃酸环境中的降解,在肠道内滞留差,导致药物的口服利用度低等诸多挑战。为提高口服效率,各种药物载体如脂质体、树枝状大分子、胶束、聚合物纳米粒子、金属和磁性纳米颗粒等被广泛应用于口服药物递送系统的设计。然而,这些候选药物载体需要通过复杂的设计及合成过程,来优化它们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允许应用于药物递送及口服治疗。同时这也面临了高技术挑...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02日      浏览:2157
  • ACS Nano丨王本课题组:肺癌诊疗一体化的探索——肿瘤铁矿化

           肺癌是最常见且有很高死亡率癌症类型之一。目前,有多种干预措施可用于肺癌治疗,如化疗、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这些方法的协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前肺癌治疗效果。然而,由于对早期肺癌的准确诊断不足以及常规疗法后的预后不良,肺癌患者在确诊后五年内的生存率仍然很低(小于20%)。因此,开发有效的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的临床研究发现,在肿瘤进行放疗和化疗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肿瘤钙化。...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02日      浏览:1939
  • EBioMedicine丨梁平/孙宁团队合作发现转录因子E2A参与调控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窦房结样细胞的分化

           心脏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第一个形成并发挥作用的组织器官。伴随着心脏的形成,传导系统同时协调发展和成熟,并确保起搏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传播,维持着规律性的心跳。然而心脏传导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衰老以及遗传基因的缺陷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心脏疾患,严重者可发生死亡,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厘清起搏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能够帮助理解起搏细胞紊乱的原因,并提供开发生物起搏器的种子细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05日      浏览:2366
  • Nano Today丨周民团队:细胞膜修饰牙龈卟啉单胞菌用于肿瘤微环境免疫调控和光热免疫治疗

           针对生物材料的设计,长期以来一直专注于惰性材料,以避免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防止不利生物体的异物反应。随着对免疫系统的认识不断加深,研究人员们开始采用新的策略来调节免疫细胞和生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s, Mφ)作为重要的先天免疫细胞之一,发挥着吞噬清除和抗原提呈的重要作用。大多数恶性肿瘤高Mφ浸润,且Mφ可广泛分为M1表型和M2表...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13日      浏览:2256
  • ACS Nano丨周民团队:溶葡球菌酶微球实现耐药细菌肺炎的靶向治疗和预防

           感染性肺炎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近几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已经成为主要的病原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肺炎治疗的困境。MRSA感染导致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敏感菌株引起的肺炎。研究显示菌株的高毒力和高致病性可能是导致MRSA感染难治的因素。除了产生特定的毒素外,MRSA感染还会形成生物膜,是细菌的另一重要的毒力因子。一旦形成生物膜,细菌包埋在自身产生的细胞外基质中,提高了对外界抗菌物质和宿主免疫系统的抵抗,增加了清除的难度...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09日      浏览:2428
  • CLIN TRANSL MED丨梁平实验室:应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心肌细胞模型揭示阿奇霉素致心脏毒性的分子机制

      阿奇霉素 (Azithromycin,AZM) 是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应用非常广泛,但已有研究提示该药有潜在的致死性心律失常和心血管死亡风险。200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报告了至少20例阿奇霉素相关的尖端扭转性室速。然而,在其它回顾性研究中,关于阿奇霉素致心血管风险的结果尚无明确定论:201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5天治疗期内,与不使用抗生素组相比,阿奇霉素使用组的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心脏性猝死风险均明显升高;随后,2013年刊登在新英格兰医...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9日      浏览:2331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联系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路268号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中心大楼北楼
联系电话:0571-86971812 / 0571-88981576

微信公众号